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

发布日期:2024-05-15 09:19:30     作者:张大圣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uuk454401.html     违规举报

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她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记得刚刚看过电影《风声》的时候,很多小伙伴都在求证讨论,说她们之间含情脉脉的眼神、暧昧缠绵的相处都指向了一个事实。但是,我并不支持这种看法,我更倾向于她们之间的“爱”,隶属于另外一种性质。

用情感来拷问人性,用人性来验证情感,这是电影最根本的用意。近期,有幸读到麦家先生的《风声》,更加印证了我的判断。这本小说是电影《风声》的原著。虽然两者在叙事手法、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稍有不同,但是终极寓意完全一致。

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1)

麦家小说《风声》,同名电影原著

麦家曾说:“唯有风声,必定穿过世间一切深墙。”追求真实,是麦家一贯坚持的写作态度。但是这种“真实”,并不仅仅是指故事情节逼真自洽,而是发掘人性和情感的更多可能性,真实展现人性的“丑与美”,情感中的“欲和求”。并在极端生存条件下,通过意志和本能的较量比拼,抛却各种“深墙”困囿,激发出作为“人”的尊严、信仰、价值。麦家的“风声”理念,存在于他的多部作品,《暗算》、《人生海海》、《解密》都有类似的烙印。

01.与电影不同,多视角勾勒人性迷宫

如果说电影如同一列驶往终点的列车,那么小说就是一块丰饶的土地。几个陷入困境的“嫌疑人”被关进与世隔绝的裘庄,剥丝抽茧寻觅真相,在意志、智慧、耐力比拼中争取突围生机。

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2)

电影是讲述者,小说是旁观者。书中采用多人讲述、作者倾听来叙述故事。全书分为《东风》、《西风》、《静风》三部分。在第一视角中,“我”根据潘老的回忆,写出在日伪勾结,民族存亡之际,我地下党人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女“潜伏者”李宁玉,牺牲生命将情报送出,保护了组织。

在第二视角中,当事人之一,已是高龄定居台湾的顾小梦,接受“我”的采访,讲述亲身经历的残酷和黑暗,以及她与李宁玉之间的恩怨情结。作为“军统卧底”的顾小梦,本来与身份暴露的地下党李宁玉应该水火不容,却因共同的抗日救国理想成为盟友,共同完成情报送出计划。顾小梦被酷刑折磨之下,不改初衷的李宁玉人格魅力所折服,她心甘情愿接受李宁玉的安排,帮她传递情报。

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3)

因共同的抗日救国理想成为盟友

在第三部分《静风》中,借潘老儿子潘教授引出原来顾小梦在李宁玉牺牲后,和潘老有过一次婚姻。潘老假意投敌,继续潜伏,利用顾小梦和他父亲获取情报。日本投降后,潘老意欲带着顾小梦奔赴延安,可是已怀二胎的顾小梦执意做掉了孩子,抛夫弃子去了台湾。

在整个故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抉择,都有拼命想要守护的东西。《东风》、《西风》、《静风》层层深入,利用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刻画出更加多元、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发掘出更深刻更多变的人性迷宫。

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抉择,都有拼命想要守护的东西

02.信仰是人性之光,情感是信仰的仆从

无论是原著还是小说,顾晓梦都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千金,她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安享人生。可是因为“抗日救国”的信仰,她进入日伪情报机关,成为军统的谍报人员,过上了刀尖上行走的生活。她美丽、活泼、风情万种。她因为工作关系刻意接近李宁玉,想不到却真的被对方的沉稳、冷静、睿智所吸引,两个女人成为密友。

李宁玉也是一个信仰高于一切的人,在飘摇动荡的乱世中,她把自己的全部智慧感情都投入到了所忠诚的事业中。她欲擒故纵,利用顾晓梦,也被顾晓梦利用着。

当她们因为嫌疑都被关进裘庄、接受考验和酷刑时,她决定暴露自己,信任并“利用”顾晓梦为组织送出情报。她用她们之间的感情作为最后的赌注,她的赤诚无畏深深感染了顾小梦。最后在顾小梦“揭发”下,从容赴死,成全顾小梦“走出去”的心愿,也成全自己的“情报送出计划”。

两个女人的“完美表演”,麻痹了敌人,完成了任务,保护了组织。很难分的清,她们之间含情脉脉究竟哪一份是真心,哪一份是假意?但是,她们对于信仰的执着和热爱,却是惊人的相似。顾小梦曾在采访中说:“我们是同一类人,我们对于优秀的同行,总是特别钦佩。”

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5)

她们对于信仰的执着和热爱,却是惊人的相似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使她们站在了不同的阵营,但是信仰之光却穿透了心与心之间的隔阂,在人性迷宫中,把她们紧紧聚合在一起,彼此吸引,彼此怜惜,彼此成就,她们的感情,是因信仰而来的仆从。

03.生死抉择与价值感

麦家的作品背景大多数都处于一种“绝境”,在夹缝中求生,孤独是常态,每个人都在深渊和峭壁之间徘徊。因为生,必须要抉择;也因为生,必须要舍弃。生是本能,但有人却甘愿去死。麦家娓娓道来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个人的生命,无论生还是死,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中的顾晓梦选择了“死”,原著小说中的李宁玉选择了死,只因为她们觉得“死”比生更有价值。这种价值是千千万万民族的脊梁,是抵御侵略者最有力的反击。

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6)

一个人的生命,无论生还是死,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最后,顾晓梦留在旗袍上的画外音诠释的很好:

“我不怕死

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

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但我坚信,

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

我对你们如此无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

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

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李宁玉比顾晓梦大几岁(顾晓梦到底爱不爱李宁玉)(7)

小梦对爱的坦白,更是对“抗日救国”事业的坦白

晓梦对“爱”的坦白,更是对“抗日救国”事业的坦白。她们之间的确有“爱”,但这爱不是来自于私欲,不是见不得光的苟且偷生,而是出自于生死博弈中的惺惺相惜,严酷绝境中的同仇敌忾,信仰坚守中的心心相印。她们之间有“情”,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儿女私情”,而是人性深处的明媚高尚,是黑暗深渊中的温柔亮光,是民族屹立不倒的希望所在。

她们的生命,如同两朵风雨中灿烂的花。无论原著小说还是电影,斯人已逝,但真情常留人间。

 
 
本文地址:https://www.xinb2b.cn/tech/uuk45440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9 second(s), 6 queries, Memory 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