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发布日期:2025-05-03 08:27:50     手机:https://m.xinb2b.cn/shenghuo/news789876.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清末民初:清末民初的汉族女装,右襟无缝传统式短袄,配百褶裙;北伐前:北伐前盛行的旗袍马甲。内穿倒大袖短袄,外套无袖长马甲;1926年:短袄和马甲合二而一;1927年:

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清末民初:清末民初的汉族女装,右襟无缝传统式短袄,配百褶裙;北伐前:北伐前盛行的旗袍马甲。内穿倒大袖短袄,外套无袖长马甲;1926年:短袄和马甲合二而一;1927年:上衣下裙式,袖口维持旧短袄的宽大风格,裙长至踝;1927年后:新潮女士缩短旗袍,并在袖口下摆处缀上蝴蝶褶;1930年:出现正规学生服。受欧美的影响,收腰,膝上一寸,袖口缩小;1931年:旗袍长度下垂,袖缩至肘,领处两粒钮,双宽滚边,低衩;1933到34年:流行大衩旗袍,衩高过膝甚至及臀,腰身变得极窄;1935年:旗袍长度发展到全遮脚的极点,开衩却降至膝下;1937年:双开襟旗袍,袖缩至肩下两寸,打破右襟开缝的传统;1938年:海派旗袍高领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而无袖;抗战时期:旗袍下摆升高;40年代:领口、袖口及下摆镶有宽花边;现代:装袖旗袍,仍保留着传统的风格。
 
 
本文地址:https://www.xinb2b.cn/shenghuo/news78987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健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0 second(s), 80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