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朱棡后人排序(明朝晋王朱棡世系)

发布日期:2024-05-21 09:55:27     作者:三千逗比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cul288115.html     违规举报

晋王朱棡(135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三子。洪武三年(1370年),朱棡被封为晋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21岁的朱棡就藩太原。

朱棡“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国民老公。他的正妃是永平侯谢成之女,次妃是颍国公傅友德之女。

晋王朱棡早年生性狂傲,在封地违法乱纪,太祖朱元璋准备将他法办,幸得太子朱标的搭救,才没被惩处。好在晋王朱棡尚有自知之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变得恭敬谨慎起来。

晋王朱棡是最被朱元璋倚重的藩王之一,他节制大军筑城屯田,抵御元朝的残余势力。1398年,41岁的晋王朱棡去世,上谥号“恭”,葬于太原的黑驼山上。

晋恭王朱棡有七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济熺袭位外,次子朱济烨被封为高平郡王,三子朱济熿被封为平阳郡王,四子朱济炫被封为庆成郡王,五子朱济焕被封为宁化郡王,六子朱济烺被封为永和郡王,七子朱济熇被封为广昌郡王。

晋王朱棡后人排序(明朝晋王朱棡世系)(1)

晋王朱棡画像

第二任晋定王朱济熺,是晋恭王朱棡的嫡长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袭封王位。朱济熺与建文帝朱允炆手足情深,对明成祖夺位颇有怨言,此举遭到明成祖的不满。其三弟朱济熿又在明成祖面前诬陷他谋反,永乐十二年(1414年),晋王朱济熺连同世子被废为庶人。后来,谋反之事被明成祖平反,他得以颐养天年。

晋定王朱济熺有八个儿子,除长子朱美圭袭封晋王外,次子朱美垸被封为交城郡王,三子朱美垙被封为阳曲郡王,四子朱美埻被封为西河郡王,五子朱美垣被封为方山郡王,六子朱美塎被封为临泉郡王,七子朱美堣被封为云丘郡王,八子朱美堛被封为宁河郡王。

晋王朱棡后人排序(明朝晋王朱棡世系)(2)

明朝晋王朱棡世系1

第三任晋王朱济熿,是晋恭王朱棡的三子。永乐初年,朱济熿被封为昭德郡王,后改封为平阳郡王。他在明成祖朱棣面前诬陷兄长谋反,导致晋王朱济熺被废,他被提升为晋王。宣德初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朱济熿暗中相助。后来事情败露,宣德二年(1427年)朱济熿被废为庶人,幽禁于凤阳。

第四任晋宪王朱美圭,是晋定王朱济熺的嫡长子。早年被封为世子,因父亲被诬陷谋反,他和父亲一起被废。后来真相大白,朱美圭被明成祖封为平阳郡王。宣德十年(1435年),朝廷让朱美圭袭封晋王。正统六年(1441年),朱美圭去世。

晋宪王朱美圭有四个儿子,除长子朱钟铉袭封晋王外,次子朱钟铎被封为徐沟郡王,三子朱钟鏸被封为河东郡王,四子朱钟鋐被封为太谷郡王。

第五任晋庄王朱钟铉,是晋宪王朱美圭的长子,在正统七年(1442年)袭封晋王。他比较长寿,直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去世,在位61年。由于嫡长子朱奇源、嫡长孙朱表荣先他而去,嫡曾孙朱知烊袭封王位。

晋庄王朱钟铉有四个儿子,除长子朱奇源被立为世子外,次子朱奇渶被封为义宁郡王,三子朱奇溶被封为河中郡王,四子朱奇瀴被封为襄阴郡王。

世子朱奇源在孙子朱知烊袭位后,被追封为晋靖王。他有六个儿子,长子朱表荣(后被追封为晋怀王),次子朱表槏被封为新化郡王,三子朱表椈被封为安溪郡王(追封),四子朱表柣被封为靖安郡王,五子朱表栺被封为旌德郡王,六子朱表檈被封为荥泽郡王。

第六任晋端王朱知烊,是晋庄王朱钟铉的嫡曾孙。他在弘治十一年(1498年)被封为世曾孙,弘治十六年(1503年)袭封晋王。他袭位后,追封祖父朱奇源为晋靖王,追封父亲朱表荣为晋怀王。嘉靖十二年(1533年),晋端王朱知烊去世。无子绝嗣, 从侄朱新㙉袭位。

第七任晋简王朱新㙉,是晋端王朱知烊的从侄,是新化恭裕郡王朱表槏之孙、新化端和郡王朱知㸅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朱新㙉袭晋王位。他袭位后,追封祖父朱表槏为晋安王,追封父亲朱知㸅为晋康王。万历三年(1575年),晋简王朱新㙉去世,侄朱慎鋷袭位。

第八任晋惠王朱慎鋷,是晋简王朱新㙉侄儿,镇国将军朱新墧之子。万历七年(1579年),朱慎鋷袭晋王位,同年去世。

第九任晋穆王朱敏淳,是晋惠王朱慎鋷嫡长子。万历十三年(1585年),朱敏淳袭封晋王 位。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晋穆王朱敏淳去世。

第十任晋裕王朱求桂,是晋穆王朱敏淳的长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朱求桂袭封晋王。据《明史》记载,朱求桂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投降李自成。据山西晋中市发现的墓志铭所载,朱求桂于崇祯三年(1630年)去世。

晋王朱棡后人排序(明朝晋王朱棡世系)(3)

明朝晋王朱棡世系2


参考文献:

《明史 卷一百 诸王世表一》

 
 
本文地址:https://www.xinb2b.cn/life/cul28811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6 queries, Memory 0.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