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囚牢笼》章节:地囚牢笼第3章老首长在线免费阅读
陈路清晰记得,当年陈媛来到他们家的场景,那时的陈路10岁,陈媛7岁。
两小无猜,害羞却又好奇的打量对方。
最后,陈路在他老爸的催促下,首先和陈媛打招呼,“你好,我叫陈路。”
“……”陈媛怕生的躲在陈爸的身后。
“媛媛别怕,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这是哥哥陈路,不用怕他,他以后敢欺负你,叔叔先打断他的腿。”陈爸用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最狠的话。
“妹妹别怕,以后你就是我陈路的亲妹妹!”
……
陈媛本姓也姓陈,她的亲生父亲陈宇是一名特战侦察兵。和陈路的爸爸陈进彪是战友,也是最好的朋友兄弟。
陈媛父母因聚少离多,在陈媛三岁的时候已经离婚。陈媛常年由奶奶照看,从小就是一名留守儿童。
陈媛7岁的时候,陈宇在边境执行任务出了意外,牺牲在国境之外。
陈宇被国家追授为一等功烈士,列地方志。
部队考虑到陈媛奶奶年事已高,把她接入养老院照顾,陈媛则交由陈进彪代为抚养。
当时关于此事,镇南市的媒体竞相报道,大力宣扬其英雄事迹,陈宇这个名字那个时候在镇南市可谓家喻户晓。
到后来,陈媛成立“波江集团”,在商界声名鹊起,广受关注的同时,她的身份背景也被人挖了出来。
特别是对于她身边的人,谣言满天飞,有的说陈媛是童养媳;有的说陈路进警局是靠陈媛的关系;还有的说,陈路32岁没结婚,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最离谱的是,甚至有人说陈进彪收养陈媛,是为了抚恤金......
虽然这些造谣大部分都没人信,但不妨碍陈路被人针对。
一切只因陈路和陈媛没有直接血缘关系,陈路本应是大舅哥的身份,现在却被人莫名的自动归类为情敌。
估计刚刚那国字脸哥们也是陈媛的爱慕者之一吧。
陈路一边擦枪,一边回想自己的往事,东摸摸西摸摸又得一个下午。
“换班了,换班了...发什么呆,不想下班的话,就留下陪我喝两杯。”一个中老年人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嚷嚷道。
此人名为吴铭,65岁,本应到了退休年纪。但他闲不住,局里念他有点苦劳,就返聘他当了枪管员,接替陈路的晚班。
“吴哥您海量,我哪够你喝的。”陈路笑嘻嘻回道。
吴铭是警局的老油条,晚上值班偷喝两杯还真能干得出来。反正晚上几乎没什么事,最多偶尔突发状况需要用枪,他只负责登记。
至于保养枪支等活,都留给陈路,谁让陈路只是合同工呢。老员工占些便宜已经是职场老规则了,陈路就当尊老爱幼,从没和他计较过。
摸鱼下班是最快乐的事情,陈路吹着口哨迈出办公室,欢快的向警局大门走去。
……
此时,警局最顶楼的办公室里坐着三个人。三人默不作声,气氛压抑。
“咳!”最上首之人率先打破沉默。
此人正是市警局的局长徐庆昶:“两位,都到我地头了,就不要打哑迷了吧。这都到下班时间了,你们再不发话,我可不奉陪了。”
“有什么好说的,一切按程序走,公事公办。”说话的男子中气十足,此人是镇南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马天海。
“对,公事公办,因为要按程序走,所以我才把你带到这来。凡事得讲证据嘛!”这位略显年轻的是镇南市主管经济的副市长,李霄华。
“什么证据?不查,怎么会有证据,难道证据会凭空飞出来?光我们检察院都收了不下百封举报信,警局之前也收到不少报案。”马天海沉声说道。
“您说的举报都已经处理过了嘛,失踪的案件,人都找回来了;洗资金的案件,你们亲自调查后,不也没找到证据吗。至于您说的举报信,那都是匿名信,现在的大企业、大集团,哪个没遭到过恶意举报的?”
李霄华不紧不慢,接着说道:“你们要知道波江集团过百亿的资产,怎可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洗这几千万的资金?他们可是纳税大户,系关镇南市的民生大事。不是不办,而是得要有绝对的证据才行,不然损害的只会是咱们市的口碑。”
马天海盯着李霄华沉声道:“你这么阻拦,该不会和波江集团有往来吧!”
“往来?”李霄华冷哼道:“我虽然刚到镇南市不久,但早有耳闻波江集团在镇南市树大根深、手眼通天。你们和我说说,哪个镇南市有点份量的官员,谁和他们没有过往来?倒是你们二位,和陈媛的关系匪浅吧?”小说《地囚牢笼》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