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故事:巷里人家》章节:八零故事:巷里人家第七章嫂子在线免费阅读
“借钱就借钱吧,就当爸妈赶了时髦,学着美国老外那套,十八岁就丢出家门。”程英当时坐在学校食堂里,这么对永华说道。
永华笑笑,咬了一口馒头在嘴里,含混道:“我十五岁的时候,我妈就想断了我的生活费,让我去厂里做工,我不肯,学校里老师说,我是考大学的料,硬着头皮报了高中。”语气平淡,仿佛这件事也并没有什么。
“可子女想读书不是好事吗,你父亲做医生,不也是在卫校里读出来的书?”程英不解。
“所以我爸做主,让我念了高中呀!”永华的语气里还有些高兴,“要是听我妈的,我早就进轴承厂了,哪儿还碰得到你?”
好在等到永华跟程英结婚的时候,夏长河掏出了一串钥匙跟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地址,在距离县医院不远的地方。
夏长河告诉永华,夏家曾经是地主,在永宁城里有一条街的屋子,到永华爷爷那辈,说是赌博、花天酒地,造了许多银钱,不得已,卖了不少房子,但多少还是有些家底。
夏永华正准备感激父亲能拿出房子来给自己结婚用,没想到夏长河接下来就是一句:“这房子,是借给你住的,等你什么时候有钱了,自己去买一套房子,从我这里搬出去。”
程英知道了这事之后,倒还觉得这就是永华父母的作风,早就在意料之中,还说能有地方住就不错了,高高兴兴地搬进了那个只有三十平米的小屋里。
夏永萍坐在寝室的小床上,看到嫂子同情的目光扫在自己身上,好不自在。
嫂子程英剪着一头齐耳短发,干净利落。寝室里瓦亮的日光灯照在她脸上,显得本就白皙的皮肤更加剔透。
“永萍,我不是来抱怨的。”程英开口道,“我是来劝你的。”
“劝我?”夏永萍抬头,疑惑地看着嫂子。
“你不要学你大哥,把家里兄弟姐妹什么事儿都背在身上,这是你爹娘的责任,不是你的。”
嫂子头一次跟自己说这种话,夏永萍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永萍,你知道的,你大哥对你们,像父亲一样。”程英拉过夏永萍干瘦的双手,“直到离世前不久,永华还跟我念叨,说你们几个小的爹不疼娘不爱的,他实在没法放心。”
夏永萍低着头,“大哥对我们,比起爸妈是好太多了。”
“可他身子上的担子太重了,你们是有父母的人。”程英道,“我见过不管事儿的父亲,这父母都不管儿女的,我还真没见过。”
程英的话,像一把带刺的杂草在夏永萍心头剌过,听得她胸口毛剌剌的,实在不是滋味。
“如今你大哥走了,你不要觉得弟妹们没有人照顾了,你还有爸妈,别什么事儿都一个人扛。”程英语重心长起来,“永华跟我结了婚,心里想得也都是你们,说心里不委屈,是假的。”
“阿嫂,大哥他之前对你可还上心?”永萍问出这话来,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她知道,在大哥心里还是偏向自己的弟妹的。
“你大哥每天下班后,都是先回诊所,帮着准备你们一大家子的晚饭,然后再回我那个小家的。”程英回想起永华在的时候,“之前我跟两个人,我倒不介意,可有了宁宁他还这样。”
“这事儿,确实是大哥的不是。”
“我不是这个意思,永萍,我是说,你如今也不小了,再过两年也要成家了,若你也跟你那个死脑筋的大哥一样,心里都装着弟妹,你以后的丈夫是有怨言的。”程英分析起永萍的处境来,“你的爸妈,都是被永华给惯的。你家里条件并不差,你得想办法,让你爸妈承担起照顾子女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让你们做儿女的付出。”
“爸妈如今心里头,只有小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夏永萍鼻头突然一酸,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眼眶里竟然涌出了泪水。
嫂子与她说的这些,永萍心里其实是有些数的,她的父母并非没有照料子女的能力。原先的时候,有大哥照应,她倒没有觉得什么。大哥走后,家中又添了个小弟,一切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前年的时候,同桌王美君向永萍炫耀母亲给她新织的毛衣。永萍丝毫没有羡慕,因为大哥早就在入冬之前就给她在百货商店买了机器摇的羊毛衫,裹在身上,又紧又暖和。可前些天,同宿舍的杨玲芝塞给永萍一块喷香的蛋糕,说是她妈妈跟着食堂里的大师傅学做的。接过蛋糕的时候,永萍一下子就想到,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到自己的妈,上心地给她做过什么东西,咬着那块香软的蛋糕时,差点哭出来。
“我听人说了,爸妈对永光很好。还专门去永宁大厦里给他买了细纱布做的小衣裳,说是透气,夏天不会捂出痱子来。”程英道,“他们对永光的样子才是父母该对儿女的样子。永萍,你得争,跟你爸妈争,而不是跟你大哥一样,一味由着你爸妈来,总是委屈自己,委屈自己的小家。”
永萍对自己这个大嫂是十分的佩服。她听大哥说起过,程英家里是农村的,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作为长姐,本来是要早早地读个中专,或者进厂做工的,可程英不愿意。她在初中的时候读书很用功,教物理的方老师跟她说,她是很有希望能上大学的。就为的物理老师的这么一句话,到了中考的时候,程英先是在跟爹娘争,跟爹娘吵,接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关了三四天。程英娘最后还是心软了,终于同意她报了高中。程英爹听人家说姑娘到了高中成绩就不如细佬拔尖大概率是考不上大学的,又觉得上了高中的,以后能在城里找个好一点工作,到底也是同意了。谁也没想到,程英在高中时卯着一股劲儿,硬是在三年后考上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村里的时候,程英爹还不相信。最后还是村书记给程英家里做了工作,说读大学没有学费,还有补助,毕业了在城里工作,还分房子,才将村子里第一个女大学生送去了省城里。小说《八零故事:巷里人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