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长城死了多少人(修大运河死了多少人)

发布日期:2024-05-09 15:07:05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117875.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或许在你的印象中,隋炀帝杨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因为他弑父杀兄欺母淫嫂,又劳民伤财,修建大运河。甚至让宫女穿开裆裤,以方便自己临幸。但是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杨广是怎样的吗?你知道他为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修建京杭大运河吗?今天我们就根据相关的史

修建长城死了多少人(修大运河死了多少人)

或许在你的印象中,隋炀帝杨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因为他弑父杀兄欺母淫嫂,又劳民伤财,修建大运河。甚至让宫女穿开裆裤,以方便自己临幸。但是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杨广是怎样的吗?你知道他为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修建京杭大运河吗?今天我们就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一起去寻找答案。

可能绝大多数朋友对杨广的直接印象都来源于影视剧或者小说,例如在隋唐系列影视剧中,杨广趁杨坚病重,偷偷潜入杨坚的寝宫,逼迫父亲降下退位诏书。但是杨坚老早就知道他这个儿子狼子野心,果断地拒绝了他。于是杨广恼羞成怒,用手捂住杨坚口鼻。杨坚本身就年老体弱,又加上身患重病,哪里是杨广的对手?只得被杨广死死地按在龙床上动弹不得,不一会儿就气绝身亡了。

随后,杨广还让手下勒死了杨勇,永绝后患。又霸占了自己的嫂子,登基之后,他倾尽全国之力修建行宫,征发百姓修建大运河,全国上下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起义四处爆发,大隋江山摇摇欲坠。如此说来,杨广真的心狠手辣,人面兽心的千古暴君无疑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隋书《炀帝纪》记载,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籍,在即位之后,更是创下了地广三代,威震八方。单于顿颡,越裳重泽的辉煌局面,对隋炀帝的文治武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一系列开疆扩土的行动中,隋炀帝率先建立了过于秦汉和唐宋的疆域,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朝廷控制的民户达八百九十万户,全国统计出的人口四千六百零三万人,一时一派明君盛世景象。

连对隋炀帝成见很深的司马光,也不得不在《资治通鉴》中承认,隋时之盛,极于此矣。试问,这样一个让隋朝达到鼎盛的皇帝,会是一位只知道贪图享乐的暴君吗?也许有人要说,杨广修建大运河时,征发了大量劳动力是事实。他的统治下,农民大量爆发也是事实。不得不说,杨广的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因为他施政过快,脱离了隋朝的社会现实。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杨广想用十年的时间去完成别人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事,这样急功近利,失败是必然的。

其实通过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杨广的经历与千古一帝秦始皇颇为相似,都是在完成惊天壮举,又都急于求成。秦始皇征发几十万人修建长城,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让秦朝的百姓得以安身立命,杨广倾尽全国之力,修建大运河,大大便利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南北经济繁荣。但是杨广可没有焚书坑儒,而且人家还设立了科举制,开创了以后科举取士的先河。凭什么秦始皇就能被称为千古一帝?杨广怎么就只能被称为千古暴君呢?

话又说回来了,杨广为什么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来修建大运河呢?难道真的像史书中说的那样,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去江南看花吗?以杨广的政治眼光和谋略来看,他的目光不至于如此短浅。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多史学家指出,只要我们将大运河的路线连接起来。就自然知道。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七抵长安,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将南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运河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路线呢?采取这样的路线又有什么好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隋炀帝在位时的社会背景说起。

隋炀帝即位后,隋朝虽然在疆域上已经实现了天下统一,可是南北方实质上却相互分离,始终存在着一些看不到的裂痕。要知道,隋朝建立之前。南北方一直长期处于分裂局面,这种分裂的局面持续了三百多年。此时,隋朝虽然一统南北方,但陷于长久分裂的历史因素。南北方的百姓始终无法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民间习俗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隋朝可以说是一个表面统一的国家。

倘若长此以往,隋朝的统治也会早晚崩盘。因此,如何加强南方的归属感,这无疑就是隋炀帝登基后首要考虑的问题。而修建大运河,就是隋炀帝加强南方归属感的重要举措。他的存在不但缩短了南北之间的距离,更是加强了南北方的联系。随着两地距离的缩短,贸易往来的频繁,曾经的隔阂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在隋朝建立之初,南北方尚未统一,南方一直由南陈统治。后来虽然消灭了南陈,但是南陈在江南一带的势力仍然不容小觑,而且他们与隋朝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这毕竟南陈是隋朝消灭的。所以这南陈的子民心里有点小,情绪也正常。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陈之故境大抵皆反。也就是说啊这南陈的百姓。大多都想造反。

因此,在这种南北方始终存在对立的情况下,隋炀帝意识到,想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隋朝的绝对统治。唯有开凿出一条能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北方对立的局面。大运河的开通不仅能够促进南北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即使发生战争,部队和粮食也能迅速到达指定地点,不至于贻误战机。在隋朝建立的时候,北方地区由于常年战乱,又过度开发,导致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方的资源已经不足以满足北方的需求,而就在北方走向衰落的同时,南方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逐渐代替北方成为新的经济重心。所以隋朝想要稳居北方,就只能将南方的物资调往北方。

但是当时并没有一条合适的水路供隋朝使用,这怎么办呢?于是隋炀帝想到了自己修建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炀帝时期对外征战是很频繁的,与契丹、高句丽等国多次发生过战争。我们都知道,一场战争除了靠军队的战斗力,关键还得靠后勤。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之所以会失败,后勤跟不上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古代的科技并不发达,陆路交通很是落后,所以在当时,粮草、马匹装备等物资及兵员的运输,多数时候都以水路为主,而在水运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年代,沟通南北水运,开凿运河对于军事行动来说,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当时隋炀帝为了便于自己发动对外战争,就花大力气修建了大运河,利用大运河从北方调兵。从南方调物资,用水陆的速度来为自己的战事谋得先机。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太急于求成,导致起义接连爆发,最后隋炀帝还没有看到他精心谋划的大运河发挥功效,隋朝的历史就告一段落,隋朝虽然覆灭了,是大运河却与世长存。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南北方居民融合,为后世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隋炀帝为中华的统一大业,也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

 
 
本文地址:https://www.xinb2b.cn/baike/news11787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SiteMaps  |  BaiDuNews
Processed in 0.817 second(s), 91 queries, Memory 0.47 M